000778中航飛機股票前景如何(中衛家裝裝飾公司)
本文目錄,1、,000778中航飛機股票前景如何,2、,變黃河“害河”為“利河”,3、,農村危房是否可以強行拆除嗎,4、,明朝長成最后是誰修完的,5、,世界杯半決賽,英格蘭VS克羅地亞,法國VS比利時,誰能取勝, 以下內容較多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并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并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 上市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鞍鋼股份 (000898),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寶鋼股份 (600019),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 (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 (601600), 包頭鋁業 (600472)
000778中航飛機股票前景如何
以下內容較多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并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并預期公司一覽央企 上市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鞍鋼股份 (000898)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寶鋼股份 (600019)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 (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 (601600)
包頭鋁業 (600472)
焦作萬方 (000612)
S蘭鋁 (60029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五礦發展 (600058)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無上市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地產 (000024)
華潤集團 萬科A (000002)
一對一 突出主業資產 國資委希望通過強化各央企集團主業來加強央企競爭力, 這必然需要借力資本市場, 主業與集團相近的上市公司將可能得到資產注入的機會。 特別是一家央企只對應一家上市公司的, 央企集團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實現整體上市的可能性最大。
天壇生物 (600161)
中金黃金 (600489)
就可能由于央企整合以突出主業, 產生資產注入投資機會。 天壇生物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旗下唯一的資本運作平臺, 其主營業務與集團相同,都是疫苗和血液制品。 2007年7月27日, 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持的18315萬股國有限 售流通股已經無償劃轉至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名下, 表明公司整體上市的進程很可能加快。 中生集團的產能規模遠大于上市公司, 2006年中生集團總資產40億元,凈資產27億元, 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凈利潤規模在3.3億元左右。其中, 疫苗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全國疫苗市場占有率達70%左右。 如果中生集團將資產注入天壇生物,將使天壇生物規模翻倍, 充分享受到疫苗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中金黃金是唯一的國家級黃金開采、冶煉上市公司, 公司目前礦產資源擁有量60噸左右,金產量5噸左右; 集團黃金資源儲量為250噸,年產金15噸左右。 集團公司未來仍有可能新增200多噸的黃金儲量, 并有可能陸續注入到上市公司。 此外,部分非主業資產可能被剝離也會帶來一定投資機會, 比如華能集團和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的兩塊房地產資產就轉 讓給了中房集團,為S*ST中房帶來了一定機會。
(張憶東) 央企集團與上市公司“一對一” 代碼 上市公司
中央企業名稱 600900
長江電力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898。
HK 中煤能源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088。
HK 中國神華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00583
海油工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600500
中化國際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000777
中核科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00640
中衛國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0941。
HK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0728。
HK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0906。
HK 中國網通 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600707
彩虹股份 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890
S*ST中房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600048
保利地產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600528
中鐵二局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000778
新興鑄管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600058
五礦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002075
高新張銅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000758
中色股份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00489
中金黃金 中......
變黃河“害河”為“利河”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九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里.全河天然徑流量多年平均為57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流域內有耕地1.8億畝,人口8959萬人.如包括下游河南、山東兩
省沿河關系密切的地區,總耕地達2.8億畝,總人口為1.57億人.
黃河按地理位置及河流特征劃分為上、中、下游.從河源到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為上游,河道長3472公里,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千分之一左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積的51%.本河段水多沙少,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從河口鎮到河南鄭州桃花峪為中游,長1206公里,落差890米,平均比降為一千四百分之一,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積的46%.本河段水少沙多,是黃河下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來源區;桃花峪以下至河口為下游,長786公里,落差94米,平均比降約八千分之一,流域面積2.2萬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積的3%.本河段兩岸大部修有堤防工程,是黃河防洪的重點河段.
歷史上,黃河上、中、下游不斷發生洪水災害,而突出的則是下游的決口泛濫.
我國人民同黃河水患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但由于社會制度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始終未能根本扭轉黃河為害的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以下簡稱建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沿河人民,在“除害興利”的方針指導下,把下游防洪放在治黃工作的首位,依靠廣大群眾,修建大量的防洪工程,組建強大的人民防汛隊伍,取得黃河下游伏秋大汛連續40年不曾決口的偉大勝利.同時,上、中游地區的沿河人民,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防洪防凌工作,大大縮小洪凌災害,成績也是顯著的.
一、下游防洪
黃河下游流經河南、山東兩省15個地(市)區、43個縣,兩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黃主要城市有鄭州、開封、新鄉、濮陽、荷澤、濟南、濱州、東營等,并有勝利和中原兩大油田,是我國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的重要地區.
黃河自河南孟津出峽谷后,進入華北平原,除南岸京廣鐵路橋以上及山東平陰、長清一帶緊臨山嶺外,其余河段兩岸均修有堤防束范水流.建國前;這里決口改道頻繁.據歷史記載,自西漢(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黃河決口1500余次,并有多次大改道.洪水波及范圍,西起孟津,北至天際南抵江淮,泛區涉及黃、淮、海平原的冀、魯、豫、皖、蘇五省25萬平方公理,一億多人口.
黃河下游的洪水,主要來自中游三個河段,即河口鎮至龍門間(簡稱河龍間);龍門至三門峽間(簡稱龍三間);三門峽至花園口間(簡稱三花間).這三個區間產生的洪水是構成下游洪水的主體.上述三個不同來源區的洪水,組成花園口站三種不同類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門峽以上的河龍間和龍三間來水為主形成的大洪水(稱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陜縣站實測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據調查估算陜縣站洪峰流量為36000立方米每秒.這類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點,對下游防洪威脅嚴重.二是三門峽以下三花間來水為主(稱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園口站實測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和調查的1761年花園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這類洪水的特點是漲勢猛、洪峰高、含沙量孝預見期短,對黃河下游防洪威脅最大.三是以三門峽以上的龍三間和三門峽以下的三花間共同來水組成(稱為上下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年洪水,花園口站流量分別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秒.其特點是洪峰較低,但歷時較長,對下游堤防威脅也相當嚴重.
長期以來,黃河下游決溢災害之所以特別嚴重,不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積河道,河床不斷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黃河下游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每年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下游河道內,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兩岸地面3~5米,最高達10米,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洪水時常有漫堤或沖決的危險.1933年陜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水大沙多,邊漲邊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峽谷,從溫縣、武陟到蘭考、長垣,兩岸堤防共決口61處,不少是洪水漫過堤頂決口成災.由于泥沙淤積,還導致河床寬淺,溜勢多變,一旦大溜頂沖大堤,也常發生沖決.黃河決口后,如長期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遷徙改道.因此,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于世.
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同黃河洪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遠在上古時代,人類傍水而居,一遇洪水,“擇丘陵而處之”《淮南子》),采取避洪的辦法.后來氏族部落開始定居,為保障居住和農田安全,采用障洪法,如共工“壅防百川,墮高堙庳”(《國語·周語下》),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和農田圍護起來.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則是接受其父鯀的教訓,改“障洪水”的辦法為“疏川導滯”,符合水性就下的自然規律,治水取得了成功.
春秋時期,鐵器普遍使用,社會生產力提高,促進了經濟、人口的發展,黃河下游出現了筑堤御水,到戰國時,黃河下游堤防的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以后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堤防的設計施工、管理養護及防守搶險不斷發展提高.長期以來,堤防一直是黃河下游防洪的主體工程.
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馴,總結前人治河經驗,根據黃河水沙特點,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策,并對堤防精心設置,創立了遙堤、縷堤、格堤、月堤,因地制宜地在黃河兩岸配合使用,以達“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目的,對治水治沙,建樹較多.清代靳輔、陳潢承襲潘氏治河主張,而有所發展,對治河保槽做出了較大成績.
經過歷代治河專家們的不斷努力,對黃河洪水泥沙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刻,治河技術措施不斷改進,但其治河思想大都著眼于在下游排洪排沙的范疇,主要措施是依靠堤防排泄入海,治理活動也多限于下游.
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魯豫和渤海解放區開始建立治黃機構,開展治黃工作,領導和發動組織沿黃人民進行大規模的復堤整險工程,修復和加強了堤防,安全渡過1947年、1948年汛期,戰勝了1949年花園口站出現的12300立方米每秒的較大洪水.
建國后,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治黃工作由分區治理走向統一治理,治理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黃河不決口.在1950年治黃工作會議上,確定的治理方針是:“以防御比1949年更大的洪水為目標,加強堤壩工程,大力組織防汛,確保大堤,不準潰決,同時觀測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及灌溉工作亦應認真地、迅速地進行,搜集基本資料,加以研究分析,為根本治理黃河創造足夠的條件”.會議還提出:“治理的最終任務是變害河為利河”.根據上述任務要求,總結歷史經驗,確定在下游實行“寬河固堤”的方針,主要是大力鞏固堤防.從1950年開始進行第一次大修堤,加高培厚堤防,錐探消滅大堤隱患,捕捉害堤動物,植樹種草,綠化大堤,改建險工壩岸,將秸料埽改為石壩,廢除灘區民埝,有利排洪排沙.為防御黃河異常洪水,經政務院批準,開辟了沁南、北金堤及東平湖滯洪區.在此基礎上,依靠群眾,組織建立強大的人防隊伍,建立水情雨情測報站網和通信線路,開展水文情報預報工作.依靠這些措施,戰勝了1954年花園口站15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和1958年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
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后興建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為黃河下游防洪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但是,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曾一度認為三門峽水庫建成后,黃河下游洪水即可基本解決;同時根據永定河官廳水庫修建后下游河道治理的經驗和模型試驗的結果,認為三門峽水庫蓄水攔沙下泄清水后,下游河道將會出現強烈沖刷,河勢擺動,河床下切,給防洪、灌溉引水帶來困難.為此,在沒有摸清黃河洪水、泥沙規律的情況下,并受當時“大躍進”形勢影響,錯誤地提出在下游采取縱向控制與束水攻沙相結合的辦法治理下游河道,相繼修建了花園口、位山、濼口、王旺莊4座攔河樞紐(后兩座只建成泄洪閘即停工),在下游灘區提倡修起了生產堤和“樹、泥、草”控導護灘工程,縮小了河道排洪排沙能力.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后,庫區淤積嚴重,危及關中平原,影響西安,水庫被迫改變運用,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下游洪水、泥沙較前沒有多大變化.建成的花園口、位山攔河樞紐,因上游河道嚴重淤積,對防洪排沙極為不利,遂于1963年均予破除.“樹、泥、草”治河工程也大部沖垮,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損失,這是治黃工作中極為深刻的教訓.
1962年三門峽水庫改為“滯洪排沙”運用后,泥沙下泄,下游河道恢復淤積,加之防洪工程失修,使防洪能力降低.為了保證黃河防洪安全,從1962年開始,按防御花園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進行第二次大修堤,同時整修加固北金堤,整修恢復北金堤滯洪區避洪工程,加固東平湖水庫圍壩,修復二級湖堤,增建進湖、出湖閘,擴大分、泄洪能力.
三門峽水庫運用改變后,因水庫淤積問題還不能完全解決,1964年12月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治黃會議,批準三門峽樞紐改建.第一次改建工程完成后,樞紐泄流規模增大了一倍,對減少潼關以下淤積起了一定作用,但仍有20%的來沙淤在庫內,潼關以上庫區仍繼續淤積.1969年6月,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在三門峽市召開了陜、晉、豫、魯四省會議,著重討論了三門峽樞紐工程改建和黃河近期治理問題.按照會議確定的改建原則,對三門峽工程進行第二次改建.會議關于黃河下游治理,提出要加固堤防,滯洪放淤,整治河道,治理河口等.據此在下游有計劃地開展了堤背放淤和河道整治工程.
三門峽樞紐改建工程全部投入運用后,集中排沙,下游河道出現了嚴重淤積,1969年到1972年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積泥沙6億噸,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2億噸.同時淤積部位發生了新變化.過去淤積分布是灘地和主槽各半,而在此期間由于灘區生產堤的影響,洪水漫灘機會減少,泥沙主要淤在主槽內,使河道排洪能力急劇下降.1973年汛期,花園口出現5890立方米每秒的小洪峰,但花園口到長垣石頭莊長160公里的河段內,水位比1958年花園口站2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還高0.2~0.4米.根據黃河下游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1973年11月,黃河治理領導小組在鄭州召開黃河下游治理工作會議,提出了確保下游防洪安全的措施.主要是大力加高加固堤防,仍按防御花園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采用人工修堤和放淤固堤相結合的辦法培修堤防,加高加固險工壩岸,進行河道整治,改建涵閘,搞好滯洪區,廢除灘區生產堤,修筑避水臺,實行“一水一麥”,一季留足群眾全年口糧的政策.
上述措施經國務院批準,從1974年開始進行第三次大修堤,歷時12年,到1985年基本完成.施工高峰時,動員59個縣的民工67萬人參加施工,上拖拉機2100臺,最多一年完成土方5500萬立方米.兩岸臨黃堤平均加高2.15米,最大加高3.6米,共完成加高培厚土方2.27億立方米,采用簡易吸泥船、提水站引黃放淤固堤長562公里,達到設計標準的278公里,將大堤背河淤寬50~100米,共放淤土方3億立方米.同時對大堤上的134處險工共5248道壩垛護岸進行了加高改建,共用石275萬立方米.經過第三次大修堤,臨黃大堤一般高8~10米,頂寬7~12米,達到防御花園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的防洪標準.
在進行第三次大修堤期間,進一步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河道整治工程,對山東50年代修筑護灘控導工程,護灘保堤穩定河勢的經驗,全面推廣.采取以石壩為主體,本著以防洪為主的原則,按照“控導主流,護灘保堤”的方針,采勸短丁壩,小襠距,以壩護灣,以灣導流”的措施,因勢利導,有計劃有步驟地逐年由下而上整治,截至1987年下游共修控導護灘工程184處,壩垛護岸3344道,工程長303公里,陶城鋪以下彎曲性河段,河勢已基本得到控制;高村至陶城鋪河段,河勢得到初步控制;高村以上的游蕩性河道,也修了許多節點控制工程,縮小了主溜游蕩范圍.經過1982年大洪水的考驗,顯示了河道整治對防洪的重大作用,在歷年工農業引水、護灘保村及航運方面也都發揮了較好作用.
1975年8月上旬,淮河發生特大暴雨成災后,為吸取教訓,黃委會經過分析研究,此類雨型如在三花間出現,花園口站可能發生46000立方米每秒特大洪水.為預籌防御措施,水電部、石油化工部、鐵道部、黃委會與河南、山東省負責人舉行黃河下游防洪座談會,會議認為當前黃河下游防洪標準偏低,河道逐年淤高,遠不能適應防御特大洪水的需要.為了保證黃河下游防洪安全,建議采勸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即在三門峽以下興建干支流工程攔蓄洪水,改建現有滯洪設施,提高分滯能力;加大下游河道泄量,排洪入海.上述建議經報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后,積極進行小浪底水庫的規劃設計,為施工作好準備;復核加固了陸渾水庫;恢復修建故縣水庫;在下游除繼續抓緊完成第三次大修堤外,改建北金堤滯洪區,廢棄石頭莊溢洪堰,建成分洪能力10000立方米每秒的濮陽渠村分洪閘,加高加固了北金堤,同時也加固了東平湖水庫圍壩,增建司垓退水閘,提高了分滯洪水的能力.
黃河下游防洪除大力加強防洪工程措施外,對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設也不斷加強和充實完善.建國后在大河上下,不斷增設水文(位)站,建立水情測報站網,積極開展氣象、水情、冰凌預報工作;組建了中下游有線和無線通信網及三花間實時遙測洪水預報系統,保證了防洪指揮調度和通信聯系.每年汛期,在黃河防汛總指揮部領導下,河南、山東兩省及沿河各地、市、縣(區)均建立防汛指揮部,實行統一指揮調度和分級分段防守責任制,組建和培訓了一支萬余人的治黃專業隊伍,駐防下游兩岸及主要險工;每年汛期發動組織沿河群眾,組成50多萬人的搶險隊伍和百萬以上的人民防汛大軍.人民解放軍每年都積極參加黃河抗洪搶險,形成軍民聯防,成為戰勝洪水的可靠保證.
黃河凌汛災害,是歷史上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自1855年至1938年的83年間,凌汛決口達27年,歷代視凌汛為人力不可抗拒的災害.建國后,為防御凌汛,積極研究采取多種措施,于黃河結冰期,加強水情、凌情觀測工作號在解凍開河前,組織防汛隊伍打冰撒土、炸藥爆破、炮轟、飛機炸冰;修建減凌溢水堰等,取得一定成效,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凌訊威脅.1951年及1955年凌汛曾在利津王莊和五莊發生兩次決口.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以來,采用水庫蓄水防凌.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凌汛的主導因素是水.“冰借水勢,水助冰威”.水鼓冰開的“武開河”是凌汛的主要危險,因此,調節凌汛期河槽水量是解決凌汛“釜底抽薪”的有效措施.自運用三門峽水庫防凌控制下泄流量以來,配合破冰防守等措施,安全渡過了歷年凌汛.
建國前,黃河下游決溢頻繁,災害嚴重.從1946年開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依靠群眾,修建了大量的防洪工程,截至1987年,共培修堤防、加固險工及整治河道等完成土方9億多立方米,用石1600萬立方米,錐探大堤9631萬眼,消滅堤身隱患35萬處,捕捉害堤動物96萬只,大大增強了堤防的抗洪能力.連同修建的三門峽、陸渾等水庫,北金堤、東平湖和齊河、墾利展寬分滯洪工程,初步建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加上群眾組成的人防體制,從而取得了連續40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勝利.從1911年到1946年的35年間,黃河下游發生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水8次,有7次決口泛濫,災害嚴重.而人民治黃40年來,共發生同樣大的洪水12次,卻沒有一次決口成災.1958年花園口站發生人民治黃以來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達22300立方米每秒,比1933年洪水還大,經過河南、山東兩省200多萬軍民的嚴密防守和大力搶護,終于在不分洪的情況下戰勝了洪水.而1933年洪水,花園口站洪峰流量為20400立方米每秒,兩岸共決口61處,淹沒冀、魯、豫、蘇四省30縣6592平方公里,受災人口273萬,死亡12700人.1982年花園口站洪峰流量為15300立方米每秒,經30萬軍民的努力防守,安全入海.而1935年花園站洪峰流量為14900立方米每秒,在山東部城董莊決口,潰水淹及魯、蘇兩省27縣,受災人口341萬,受災面積12215平方公里.兩個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初步分析,建國以來共減免洪災經濟損失約450億元.
黃河是一條極其難治的多泥沙河流,經過長期的治黃實踐,逐步加深了對黃河洪水泥沙運動規律的認識,積累了治理經驗,黃河下游防洪、防凌取得顯著成效.但是,黃河洪水泥沙還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河道不斷淤積抬高,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繼續貫徹“寬河固堤”和“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盡快修建小浪底水庫,進一步加強完善防洪措施,通過攔、排、放(放淤)等多種途徑解決黃河洪水泥沙問題.
二、上游防洪
黃河在蘭州以上,流經青藏高原和高山峽谷,人煙稀少,防洪任務不大.自蘭州至內蒙古的河口鎮,河長1352公里,流經甘肅、寧夏、內蒙古的28個縣(旗)市,是上游河段的防洪重點段.沿河有蘭州、包頭兩大城市,寧夏、內蒙古自治區的商品糧基地一河套平原,以及包蘭鐵路等.確保這一河段黃河防洪安全,對于西北地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尤其對甘、寧、內蒙古三省(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建國前這一地區地廣人稀,工農業生產不發達,修建防洪工程較少,且標準很低,經常遭受洪凌災害.建國后在三省(區)人民政府領導下,依靠群眾,修堤建庫,整治河道,組建人防隊伍,加強抗洪搶險,大大縮小了洪凌災害,取得了歷年抗洪斗爭的勝利.
黃河上游的洪水主要來自吉邁至唐乃亥和循化至蘭州兩段區間.該網區間匯集了洮河、大通河、湟水等20多條支流,集水面積廣,降雨歷時長,強度小,洪水歷時長,洪峰較低.蘭州站一次洪水歷時平均為40天,短的22天,長的66天,較大洪水流量為4000~6000立方米每秒.如1981年唐乃亥以上地區從8月13日~9月13日連續降雨,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此次洪水經龍羊峽、劉家峽兩水庫調節后,9月15日至蘭州站洪峰達5600立方米每秒.據調查1904年7月18日蘭州站洪峰達850立方米每秒.黃河在甘肅境的洪水危害主要在蘭州河段.據《蘭州文史資料》記載,自1753~1946年共發生10次較大洪水,每次大水都有沖斷橋梁、淹沒灘地、倒塌房屋、沖毀良田、損傷人畜的記述.如1904年洪水,蘭州桑園峽口被洪水漂來的草木所塞塞,河水逆流,回水淹沒東郊18個灘地和蘭州市城周,南至皋蘭山麓,西至阿干河,東城浸墻丈余,以沙袋壅堵城門.下游浸淹至什川、青城及靖遠沿河一帶,田地房屋損失極大,災民萬余,半月后水始退.
黃河在寧夏流經引黃灌區11個縣市,基本屬地下河,但河勢多變,過去常出現大水漫灘.歷史上寧夏洪凌災害記載很多,如民國23年,黃河在寧夏境沿河一帶到處漫淹,中衛、金積、靈武、平羅、磴口等縣沖擊村落一千余個,災民數十萬人.中衛、金積兩縣災情尤甚.黃河在內蒙古境防洪防凌重點在老磴口至喇嘛灣的362公里河段.本段屬河套灌區,有三盛公樞紐、包蘭鐵路大橋、錘口大型揚水站等工程.建國前本段不斷發生洪凌災害,據歷史文獻記載,清同治六年(1867年),“黃河由今之第三區王八窯之決口,水勢東流,直達邑境東界,長流一百五十里,除沿山高地外,皆汪洋一片,悉成澤國.房屋倒塌,村落為墟,以至人無棲止,馬無停廄,生命財產付諸流水.”
黃河上游的寧夏、內蒙古河段,河道的流向形勢同下游相似,自南而北,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每年冬春,常常出現凌汛,成為這個地區安全的又一嚴重威脅.
上述地區人民,過去同黃河洪凌災害不斷進行斗爭,但限于當時的條件,成效很校建國后在三省(區)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逐漸修筑堤防,加固險工,整治河道.據統計蘭州市兩岸已修堤防30.49公里;寧夏段共修堤防447公里;內蒙古段兩岸共修堤防895公里.設防標準按防當地5000~6000立方米每秒.修建險工和河道整治工程壩、垛1178個,護岸5541米.同時,修建了青銅峽、劉家峽、龍羊峽等水庫,對防洪防凌均發揮了一定作用.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多年來也不斷發展完善,各省(區)都建立了黃河防汛指揮機構,每年組織防汛搶險的人防隊伍,架設了部分線路和設立電臺,開展水文氣象預報工作等.
建國后近四十年來,上游地區人民通過上述措施,戰勝了1964年、1967年、1981年大洪水和一年一度的凌汛.特別是1981年洪水,青銅峽站洪峰流量達6040立方米每秒,這次洪水的特點是:峰高量大持續時間長,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時間持續6天.在甘、寧、內蒙古省(區)防汛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經過奮力防守和搶護,贏得了勝利,保衛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對防洪的要求越來越高,堤防工程還需要進一步加固,提高抗洪能力,繼續整治河道,控制河勢游蕩,穩灘固槽,建立現代化的洪水測報系統和水庫調度,興建黃河干流大型水庫,進一步解決寧夏、內蒙古河段的洪凌威脅.
三、中游防洪
黃河龍門至三門峽段處于黃河中游河段,此段黃河由北向南至潼關折而向東,是晉陜、晉豫三省的界河.
黃河出龍門峽谷后,穿行于汾渭盆地,河身驟然放寬,比降變緩,兩岸為黃土臺塬,高出河床50~200米.龍門至潼關長132.5公里,素稱黃河小北干流,屬淤積型游蕩性河道,主流擺動不定,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潼關至三門峽長113.5公里,河流穿行于秦嶺和中條山塬階地之間,兩岸峽谷對峙,河身狹窄,比降大,河床穩定.
三門峽水庫修建以前,龍(門)三(門峽)段及渭河下游,都是天然河道,除小北干流段由于主流游蕩,經常沖塌兩岸灘地外,潼(關)三(門峽)段是峽谷型河道,兩岸灘地少;渭河下游是微淤河道,一直是地下河,兩岸沒有堤防.長期以來,本河段基本上無大的水患.
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以后,對本河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首先是潼(關)三(門峽)段由自然河道變成常年水庫區,河道普遍淤積抬高,庫周高岸耕地、村莊、揚水站等受水庫蓄水影響,坍塌嚴重;其次是渭河下游因受水庫回水影響,淤積急劇增加,河道抬高,排洪能力銳減,使渭河下游的洪澇堿災發展十分嚴重;第三是小北干流段同樣受水庫回水影響,淤積加重,河勢擺動頻繁,對兩岸工農業生產極為不利.
為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在中央的關懷下,陜、晉、豫三省分別建立了庫區治理機構,組織群眾進行了大量的防治工作.
1960年陜西省建立了三門峽庫區管理局,開展了對渭河下游及小北干流的治理,從1960年開始修建渭河下游堤防,整治河道,排澇治堿,興建支流水庫等各類工程.截至1987年,共修建渭河防護堤178.65公里,修河道整治工程45處,排水站11處,抽排能力20.65立方米每秒,控制排水面積45萬畝.建支流水庫6座,并修建群眾避水樓4000多座.這些工程對保衛渭河下游兩岸人民的安全和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龍(門)三(門峽)河段防治工作,1985年以前,由陜、晉、豫三省分別進行.1985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統一管理機構,統屬黃委會領導.據統計從1960年至1987年,龍(門)潼(關)段兩岸共修防治工程25處,總長104.7公里;潼(關)三(門峽)段修建防護工程26處,總長32.5公里.通過治理河勢基本穩定,塌岸塌灘初步控制.
龍三段的治理包括渭河下游防洪,與三門峽水庫的沖淤變化密切相關.隨著庫區的沖淤變化,治理工作需要繼續進行,治理任務還是長期的.
農村危房是否可以強行拆除嗎
農村危房拆除部門是哪個明朝長成最后是誰修完的
明朝推翻元朝廷后,為了防御蒙古的南下侵略和騷擾,從明太祖在位起,一直到明神宗萬歷年間止都在修筑長城,前后費時200多年。
明長城的修筑是在對秦、北魏、北齊、隋朝和金修筑的長城加以利用的基礎上,進行了18次加筑及補修才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明長城全長5660公里,西起祁連山,東到鴨綠江。
在歷代王朝修筑的長城中,明長城的修筑水平是最高的。它既集前代之大成,又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強調點線結合,對城墻所經重要關隘予以加固,將其修建為堅固的關城,與城墻緊密結合,從而形成一個以點護線的筑城體系;其次注重長城的縱深防御能力,構筑墩臺、敵臺、烽堠、關堡等,形成三關筑城體系;再次,工程的砌筑技術有了很大創新發展,城墻的高度和厚度比以前的增強了,還修筑了具有觀察、射擊、隱蔽并可以儲存物資的敵臺。
明長城的作用主要是作為北部邊疆的防御體系主干,它勢如長長的一條巨龍臥在崇山峻嶺中,工程宏偉壯觀,令世界驚嘆!
另外,明朝除了在北部修建萬里長城之外,曾經在貴州也修筑長城380余里。(圖片來自網絡)
世界杯半決賽,英格蘭VS克羅地亞,法國VS比利時,誰能取勝
“世界杯變身歐洲杯”,比賽的懸念絲毫不減,預測難度越來越大。
經過了兩天的鏖戰后,世界杯前4強出爐,半決賽對陣形勢和比賽時間如下:
7月11日凌晨2:00,法國隊VS比利時隊
7月12日凌晨2:00,英格蘭隊VS克羅地亞隊
在梅西、C羅、內馬爾等巨星回家后,剩下的這四支球隊中巨星云集,世界杯的星味絲毫沒有減弱,而比賽的激烈程度更是超乎人們的想象,甚至可以說,現在球迷們才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賽,而不是場外的因素!
法國隊VS比利時隊
法國隊已成本屆世界杯奪冠的最大熱門,他們的進攻和防守十分均衡,前鋒線上的姆巴佩和格里茲曼展現出極強的個人能力,而中場的博格巴和坎特更是成為球隊的攻防核心,這支實力強勁的法國隊,只有一個弱點——年輕,但是在老道的德尚帶領下,指望他們會輕易犯錯,實在是不太可能;比利時隊的防守反擊戰術已經打得越來越成熟,且球隊把握機會的能力實在是強,前場的盧卡庫、阿扎爾和德布勞內幾乎都能做到個人完成一次完整的進攻,而蓬蓬費萊尼也展現了出類拔萃的頭球爭搶能力,與法國隊的對決,比利時隊必定會打出很強的穩守反擊!
預測比分為2-1,法國隊取勝。
英格蘭隊VS克羅地亞隊
英格蘭隊在曾經的“點球罪人”索斯蓋特的帶領下,擺脫了點球魔咒,而且還展現了極強的整體進攻能力,哪怕斯特林依舊浪費良機,哪怕凱恩被對手嚴加看防,英格蘭隊還是有隊員挺身而出,不過他們的對手克羅地亞隊在戰勝東道主的比賽里展現了超強的韌勁,莫德里奇更是被洪鋼先生直呼“球王”,也許,這場比賽到最后會是一場精神的較量。
預測比分2-2,克羅地亞隊點球取勝。
以上就是我的預測,您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謝謝!
中衛加固設計公司000778中航飛機股票前景如何(中衛家裝裝飾公司)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